第(2/3)页 “相父有所问,尽管问之,莫说三问,就算三十问,三百问,我也能答上来。” 诸葛亮低头看着手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漫不经心问道: “一问,魏延叛乱被杀,伱为何还要赐棺椁葬之?” 刘禅摸着后脑勺,憨厚一笑,解释道: “相父,魏延可是父亲最信任的大将之一,犹胜于马超,怎么会突然叛乱?” “无非就是因魏延性子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合,争斗落败而已。” “念在其为大汉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我赐棺椁葬之,也是应有之意。” 诸葛亮摇了摇头,显然是对刘禅的回答,有些不满,接着问道: “二问,我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为何不立庙?” 此言一出。 刘禅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狐疑的打量着眼前的相父,沉默良久,问道: “你……该不会是士元先生假扮,特意来戏弄我的吧?” 诸葛亮伸手一指刘禅来时的方向,说道: “既然答不出,那就速速离去,莫要扰了我的清梦。” 无奈之下,刘禅只好坦白道: “自古以来,唯有皇室才能拥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宗庙,相父你并非皇室中人,故……” “为此,我还召集众大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果依旧是,不该给您立庙,有伤您一生的德行和操守。” 说到最后,刘禅唯恐诸葛亮生气,解释道: “相父,不过后来,我还是将您的庙立在了沔阳,断民间私祀,以崇正礼。” 诸葛亮脸色阴沉了下来,好似心情颇为不满,问道: “三问,此间果真乐不思蜀?” 刘禅听闻此言,愣了一下,既羞愧,又尴尬,站在原地,一时间,根本不知该如何解释。 屡屡抬头,却在诸葛亮怒其不争的目光下,节节败退。 到最后,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心虚道: “相父,第三问,您不是从史书上看到了前因后果,为何还要问出来?” “我不管,您今日要是不出山,我就不走了!” 话音落下,诸葛亮一字一句道: “答不出来?那我替你答如何?” “司马昭问你,想不想蜀地,与曹贼当年青梅煮酒十分相似,便是在试探你有没有野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