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上路-《神庭》


    第(2/3)页

    但别忘了在他身后还有一座天霜山,还有一个已经跻身天象境的封天山。

    在封天山与凡夫俗子之间,存在着的是一道凡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哪怕堆积上再多的性命,或许换来的都是无用之功。

    按照大梁律令,当有皇室子嗣要封王就潘时,必须要去祖庙礼拜先祖,继而才能够离开帝京去往分封之地。

    所以眼下李济民在走出秦王府后,正是要去往祖庙祭拜先祖。

    他知道,自从他一只脚踏出秦王府的大门,这座本就暗流涌动的太安城如今更是大有山雨欲来风满城之势。

    太子府。

    “启禀殿下,李济民已经率人离开了秦王府,现在正赶往祖庙。”一名雍和卫从远处急掠而来,等他见到伫立在台阶之上的那道身影时,他迅速单膝下跪,百般恭敬地说道。

    双手负后凝视着不远处皇城的李雍和闻声收回目光,看向台阶下的那名雍和卫,不着痕迹地点点头,然后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李济民,最后再看一眼你的秦王府吧,我会亲自将你送入皇陵下葬。”

    “出发!”李雍和袍袖一甩,嗓音已经不复之前的温醇,而是带着一股子刺骨的肃杀之意。

    ...

    祖庙就位于皇城的西南之处,往日也会有宫中太监去打扫擦拭,摆放供品,但除了每年一度的祭祖之外很少会有人来此。

    当然大梁三位皇子中,大抵也只有三皇子李景凉经常因为惹出事端被皇帝陛下惩戒来此面壁思过,

    但那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最起码是凉王李景凉的生前事了。

    今日的祖庙之所以会文武百官齐聚,并非是祭祖之日,而是因为二皇子李济民将要离京就潘。

    文武百官中有人悲恸不已,为李济民的落败而扼腕痛惜,当然也自然有人喜笑颜开,巴不得因为失了大势的二皇子赶紧麻溜地离开京城。

    俗话说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一刻,在这满朝文武的神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站在祖庙高台上的受百官拱卫的正是身着龙袍的皇帝李汤。

    他看着白玉台阶下站得整齐有序的文武朝臣,面无表情。

    或许过不了多久站在这里主持祖庙祭典,受百官朝拜的就是自己的长子了。

    说不定等到李济民离开太安城,他就会腾出手来真正对自己动手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李汤知道这种事如今的李雍和做得出来。

    但自己又能够拿他怎么样呢?站在他背后扶持他的是那手段通天的天霜山,世俗王朝在其面前也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想要与其对抗,已经灭亡的大隋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陛下,太子殿下来了。”

    就在李汤的神思云游天外之时,伺候在他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赵公公小声提醒道。

    收敛起心思来的李汤轻嗯一声,放眼望去,在文武百官形成的过道中,一身四爪蟒袍威压睥睨的李雍和正朝祭台这边踱步走来。

    若是抛开其心性手段而言,三位皇子中他是最像自己的,但若是真让他坐上了皇位,那就不可能抛开心性不谈了。
    第(2/3)页